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65|回复: 0

[播报石牌] 石牌残疾饼嫂与聋哑丈夫相搀相扶将两女儿供上大学

[复制链接]

17

主题

3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2
发表于 2017-5-4 22: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牌.jpg
坐在炕饼摊前的邹爱华,幸福地翻看女儿们的照片

  钟祥市石牌镇,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但这两年,小镇上传扬的却不是哪家的豆腐郎,而是一位下肢残疾的饼嫂——邹爱华。
  拖一条残腿,54岁的邹爱华与聋哑丈夫相搀相扶,靠卖炕饼为生。12年间,她先后将收养的大女儿、亲生的小女儿都送入大学。
  她对小女儿说,“你姐大你11岁,会比你先老,将来你要像供养爸妈一样养着她。”
  曾怀有大学梦的饼嫂
  石牌镇上正街社区,距巷口约30米,一间砖墙错裂的小平房夹在楼栋间,就是邹爱华的家。
  19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来这里时,门口已飘起久违的乡村柴烟。笑吟吟的邹爱华戴一顶草帽,一只手扶住案板,有些吃力地直起身,对着埋头添柴的聋哑丈夫大叫“快去倒茶”。
  劈柴旺火,饼香溢出。“我家的饼现在取名叫太家图饼,镇上独此一家,卖到全国了。”
  邹爱华说,炕饼是生活熬出来的。出身贫困山乡的她,2岁时因患病肢残,没法行走。父亲为她做了一只板凳扶行,她才学会了走路,每天蹒跚四五里山路上学。不过上完小学后就告别了课堂,心中的大学梦只能藏在心底。
  1985年,邹爱华选择嫁给老肖时,曾让家人无比担心:一个是肢残,一个是聋哑,这日子该有多煎熬啊。
  腿残没法挣钱,丈夫下岗,还供养两个孩子……曾经的艰难,也让邹爱华产生绝望。天无绝人之路,她想到丈夫曾经给人做面点帮工的经历,决定摆摊学做炕饼赚钱糊家。砖砌土炉灶,木制杠杆架,一口平底炕锅,一捆柴火,腿残的邹爱华与聋哑的丈夫相搀相扶,为这个家带来了希望。
  冬天里抱回早产弃婴
  “妈妈永远坐在离灶台1米处,夏天毒花花的太阳,将她泡在了盐水里,冬天折柴的粗手皴出裂口,要忍痛刷洗出口子里头的灰土。”大女儿秋秋的作文曾这样描述母亲。
  秋秋是邹爱华从医院抱回的一名弃婴。1987年11月的一个雪天,她从邻居口中听说镇上医院引产一名女婴,是活的,生母没法养活想送人。“我和丈夫赶到医院,见孩子被一大团卫生纸包裹放在床上,早产两个月,医生原以为是没命的。”邹爱华也佩服自己当年的勇气,“我们毫不犹豫就将这个小生命抱回了家,我就觉得要当她的妈妈。”
  直到出生后第九天,孩子才睁开眼,邹爱华没有母乳,只能用瓶子装牛奶来喂。丈夫当时在乡办工厂上班,每月百十元工资发下来,最先买的就是人工炼乳、玻璃奶瓶。
  将秋秋养到11岁,夫妻俩才决定生一个孩子。1998年底,生下小女儿不久,丈夫下岗了,邹爱华咬着牙关在门口支起了炕饼摊,节衣缩食供孩子吃饱上学。她想到的是,不仅要将两个女儿养大,还要让她们成才,要在女儿们身上实现自己儿时的大学梦。
  “你要像养妈妈一样养姐姐”
  在秋秋的眼里,妈妈就是一位女巨人,她印象最深的,是妈妈说的那句“坚持,总会有办法的”。刚上初中时,妈妈的腿病加剧,昂贵的住院费让这个贫困的家雪上加霜,秋秋一度想放弃读书,但在妈妈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
  残疾父母的坚韧和大爱,感染着两个女儿发奋学习。2005年,秋秋顺利考中了心仪的大学,小女儿也在去年被西南大学录取。送小女儿上大学前,邹爱华叮嘱她,“姐姐就相当于你的小妈妈,她比你大11岁,将来会比你先老,你要像养妈妈一样养她。”
  如今的秋秋,大学毕业后已在四川工作,她在与记者的电话连线中对妈妈说:“突然很后悔来外地,妈妈爸爸养育我太苦,现在你们老了,我应该永远陪在你们身边……”一旁的邹爱华,听着女儿的声音已经落泪。“我和女儿们有一个共同梦想,也准备了好几年,争取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向幸福出发》。”邹爱华搬出几个抽屉的材料,有两个女儿的照片,女儿小学、中学、大学时的作文和书信等。她说,这些一直都保存着,都是她作为母亲的幸福见证,“我要把我们这个特殊家庭的幸福,告诉社会上更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牌门户网

GMT+8, 2024-11-23 17:23 , Processed in 0.0221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