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97|回复: 0

[百姓生活] 石牌豆腐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

回帖

5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9
发表于 2014-4-11 2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牌镇是钟祥市西南边的一个小镇,村民们凭着磨豆腐的祖传手艺创造出了“豆腐奇迹”,是全国闻名的“中国豆腐之乡”,在这里,一些人选择外出做豆腐谋生,在全国近500个大中城市里“卖豆腐”, 他们中60%以上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也不在少数,每年能为家乡创造纯收入2亿元以上;而另外一些人选择留在家乡,为外出的“豆腐郎”提供后勤服务。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石牌老乡们发现,不管在家乡还是在外地,豆腐生意却不那么好做了。

二月底的石牌镇还有些许年味儿,道路上残留着鞭炮燃放后的碎屑,一场雨过后,这里显得格外冷清。记者来到路边一家批发制作豆腐工具店,这里的张老板说,除了他们几十年一直在这里卖豆腐工具的外,大多数石牌人都去外地做豆腐生意了:“只有我们这边是买豆制品工具的搞批发的,别人要的话,就打电话,我们就通过邮局发,现在都到各大城市去了,现在在家里的很少了全部都出去了。”

跟随石牌豆腐郎的步伐,记者在北京找到了周红梅一家,她是目前为数极少的在北京二环内有摊位的“石牌豆腐郎”。每天早上5点,西城区长安菜市场一开门,她家的豆腐摊就成为整个市场最热闹的地方。周红梅:“你还别说,在网上都能查到石牌豆腐,在北京很多人一买豆腐就问,你们是石牌的吗?我们就来找石牌老乡买豆腐。”

周红梅说,除了自己卖,她还给大型的餐馆、医院、单位食堂供货。在外人看来,她家生意十分红火,但这些年,周红梅却觉得压力很大。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十平摊位费每月六千,一居室不带暖气的平房租金一千八,两个工人工资各四千,水电费两千,每个月必须交出去的费用就要一万八,生意再好,也不如以前存的了钱:“因为现在毕竟条件越过越好了,刚出来那会一年赚2万块钱觉得特踏实,就觉得高兴了,你说现在2万块钱能干什么?钱是挣多了,到我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少了。”

而同样在北京打拼的崔代兵,八年里每天早上3点起床做豆腐送货,这几年他也发现北京的生意不怎么好做了:“高啊高啊,什么都高,水电燃料都很高,以前黄豆几毛钱一斤、一块钱一斤,现在黄豆3块多了,能比吗现在,没法比了。(豆腐)肯定比以前涨一点了,水涨船高嘛,你要是那涨我不涨那肯定是赔钱了,成本涨了利润肯定少一点了。”

记者了解到,北京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日益严格,要求市内农贸市场豆腐作坊必须要达五十平米才能办证,并且各部门隔三差五的抽样检查也是家常便饭。能像周红梅一样,在北京市中心租个摊子做豆腐的越来越少。从北京最初的两千家,到现在只剩下五十多家。而同样在上海,当地出台规范豆制品市场的管理规定,取缔无证小作坊。原先一直以小作坊形式出现的石牌豆腐,一下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却没有一位老乡站出来号召大家一起集资建一个现代化的豆制品生产厂。

从记者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其实,不少“石牌豆腐郎”迫于生产和生活成本的压力,已经开始辗转全国各地,寻找新的市场,有的人还打算去国外看看,他们说,凭着自己实干的精神,不怕没有市场。那么既然外地的豆腐生意难做,奔波在外的豆腐郎们有没有回到家乡发展的想法呢?记者也在石牌当地进行了调查。

在石牌镇,记者找到了品牌为“石牌佬”的豆腐制作厂,这家工厂位于镇上一条公路末端的角落里,没有明显的标识。而这家“石牌佬”豆腐厂,却也是石牌镇仅存的唯一一家豆腐制作厂。记者见到经理王克英时,她正在亲自参与包装工作:“我们也属于个体,是有品牌的一种产业,我们是带包装的,唯一的一家。我们主要是销周边城市。”

王克英的这家豆腐工厂,主要是对豆腐进行后期加工,制作成有口味的豆腐干再真空包装出售,刚开始每年还可以销售几百万,而最近,生意却走了下坡路。只有在春节等一些节日时,销售才会好点:“现在的经营情况不算太好,现在做豆腐的人都多。主要还是我们自己的资金来源不够宽。要是有资金我们这种食品跟外商联系一下合作还是可以。”

王克英说,资金周转慢主要是因为产品如果进超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销量才能算账,一般要等到这批货基本卖完,而且必须要到第二个月的二十七八号才算账,而到结账还必须要在第三个月的前几天才进行。这就给他们在资金运作上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同外地一样,现在办厂同样不能延续以前作坊式的生产,相关证件一定要办齐全,每年定期检查。王克英:“我们现在税务工商这种小企业什么都要办齐全,生产许可证。一般的加工是什么都没有的。”

其实,王克英曾经也是外出的石牌豆腐郎,几年前,她的豆腐厂作为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从北京回到了石牌,政府承诺给他们提供无息贷款,并给予资金支持,而目前,这些都已不复存在。王克英:“没有政策,现在觉得好像我们这是一个普通产业,就不重视了。”

外地生产成本高,可供自由支配的财产越来越少,生产模式亟待转型;而家乡的消费者数量不及外地,生产力供大于求,资金周转缓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石牌豆腐”的发展似乎遭遇了两头难。昔日辉煌的石牌豆腐郎们也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钟祥市石牌镇豆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忠明:“现在做豆腐的都是劳力做的,体力劳动,有的是半机械化的,有的还是传统工艺的比较多,你就是三户五户建一个豆制品公司也要花大几百万上千万,资金上还是有缺乏。没有政府部门支持,你就是办一个豆制品厂,(也属于菜篮子工程)也做不了。”

当然,政府的支持不可能从头到尾,企业总有“断奶”的时候。如何破解“石牌豆腐”发展之冰,需要每一个石牌人团结智慧,共同发力,才能继续让石牌豆腐香飘海内外。钟祥市石牌镇豆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忠明:“鲜豆腐、鲜豆皮包装好了以后进超市,肯定要转型做包装食品,做食品加工,做企业性质的,也有传统的,也有现代技术的。”

记者感言: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让“中国豆腐之乡”渐渐褪去光环,甚至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现代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石牌豆腐如何继续飘香?一些“石牌豆腐郎”已经在探索的路上:从豆腐的制作,到豆腐深加工,到包装运输,再到销售,形成品牌。跟着市场的脚步,从制作方式到经营方式的彻底转型,才能将石牌“中国豆腐之乡”的美誉延续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牌门户网

GMT+8, 2024-12-4 16:28 , Processed in 0.0237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