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江:加工豆腐干 闯出新天地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记者 刘早生 李朋 特约通讯员 糜力在黔江区中塘乡,说起兴泉的“云江豆腐干”,那可是人人称道,就连附近乡镇、区县的也慕名前来购买,是老少咸宜的美味休闲食品。
云江豆腐干加工技艺与著名的武隆羊角豆干一脉相承,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云江豆腐干制作工艺繁复考究,通过汲取武陵山脉一带的山泉水,采用山林中生长的香料药材,择选优质黄豆,经过数道工艺流程生产而成。随着黔江乡村旅游经济的兴起,云江豆腐干用其美味俘获了众多游客的心,路过的游客总要带上几袋豆腐干,吃起来既方便实惠,又干净卫生,人们外出走亲访友也忘不了带一、两箱。
前不久,记者专门前往兴泉村“云江豆腐干”作坊,对创始人李云江夫妇进行了采访。
采访那天,记者一行才下车,只见一块巨大的“兴泉云江豆腐干”的牌子立在马路旁。李云江和妻子孙小桃早已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还未落坐,就热情地跟给我们端上了绿茶和一盘麻辣豆腐干。夫妻俩满脸笑容,话语不多,劝我们先尝尝他们的手艺。记者用牙签叉起一块豆腐干,还未入嘴就闻到一股天然香料的香气,入嘴细嚼,细腻绵扎,有韧劲,美味可口,再啜一口绿茶,别有一番滋味。
“你这豆干怎么卖,是通过批发还是零售?”记者直接问道。
“我这豆干不出加工厂就直接卖完了,而且还不够卖,味道好,通过客户口碑相传,回头客居多。甚至有贵州那边的客户专门前来买我的豆干制作配方。”李云江回答道。
“豆腐干制作工艺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云江介绍说,他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因为没有文化,进过水泥厂、大理石厂,是一线工人,做的活又累又脏,和妻子省吃俭用,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存了点钱,2012年在老家建了这座新房。
2016年,一位做武隆羊角豆干的老板找到他,说看中他们家的地理位置,准备在他们家建一个豆腐干加工作坊,因为兴泉是黔江区首个打造的市级综合试验示范村,建有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拥有猕猴桃和脆红李两大特色产业基地,花果飘香时节,每年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门前的公路也是前往乡村旅游网红点”土家十三寨”的必由之路,人流量大,潜在的豆腐干消费群体也大。
“我们想到不仅可以收租金,还可以在作坊里打工,贴补家用,这是好事。我和妻子商量一下就愉快地答应了。”李云江笑着说。
就这样,豆腐干加工作坊建成了,李云江夫妻俩既是房东老板,又成了作坊里的工人,加上房租和工资,两人一年下来也五六万元收入。
李云江和孙小桃边干边学,已经逐渐掌握了生产加工销售流程。2018年,豆腐干加工作坊老板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项目,决定将作坊转让出去。李云江平时也暗中核算了豆腐干的投入产出情况,即使一天加工100千克的豆腐干,每千克的利润少说有五六元,效益也非常客观,是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于是,夫妻俩决定承接过来,自己生产经营。但豆腐干制作工艺的核心技术——卤制配方,老板一直秘而不宣。没有卤制配方技术,制作出来的豆腐干口感质量肯定会出问题,当时老板给出的豆腐干卤制配方转让价是十几万元。看准了的机遇,李云江不惜高价,购买了豆腐干的卤制配方,在门前竖起了“兴泉云江豆腐干”的招牌,实现了由打工者到老板的转变。
“我们自己生产加工销售,更加注重品质,一是水质有保障,用的是源自武陵山脉一带的山泉水, 二是优先使用当地出产的绿色大豆。三是佐料选用的都是上等的材料。”李云江强调说,“我们500克黄豆,只加工400克左右的豆腐干成品,每千克的售价24元,市场上其他豆腐干品牌每千克也有卖14元的,但是这价格我们是做不下来,因为成本明摆在那里,不能偷工减料。”
云江豆腐干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前后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卤水由27种香料制成,并且每一工序对技术要求都很严格,压制时用的是20吨的千斤顶压制。因而,云江腐干味道好、营养全、耐存放,在夏季,别人的豆腐干放一天就发粘、发臭,而他生产的豆腐干在常温下存放七天仍风味如初。云江豆腐干加工作坊也因此被评为中塘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云江豆腐干具有色泽光亮、形状均匀,质地细腻,富有弹性,咸淡适口,营养丰富、入口醇香、回味悠长等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逢年过节,外地来购云江豆腐干的大小车辆在李云江家门口排起了长队,随着豆腐干的出名,销量大增,尽管他加班加点地干,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019年,李云江有了将豆腐干加工作坊进行扩建升级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去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对相关政策也不甚了解,很是苦恼。恰逢黔江区正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信息后,李云江夫妇参加了黔江区农业农村委举办的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培训,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成归来后他对未来的规划思路清晰:新上一条现代化豆腐干加工、包装生产线,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加工生产的豆腐干更具特色,除保留了原豆腐干的风味、营养外,为方便外销,将采用便于携带的小包装和包装箱,由于这种小包装采用真空灭菌技术,使豆腐干的保存期更长,夏季保存三个月,冬季可达半年之久。建成后,可以吸纳1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李云江将探索出一条“小作坊成就大产业、小商品塑造大品牌、小食品撬动大跨越”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有力推动地方经济转型,打造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