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家乡豆腐美
豆腐是广受城乡人民喜爱的传统豆制品,各地皆有,是生熟皆可、凉拌热炒、老幼皆宜,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豆腐也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被人们誉为“植物蛋白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产也是如此,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土特产品。豆腐虽然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口感风味却是不尽相同,有的细腻,有的粗糙;有的口感爽滑,有的略有苦涩。在我们老家,深州市穆家左,就有做豆腐的传统。做出的豆腐软嫩爽滑,洁白细腻、口感极好,深受村民及周边乡民的喜爱。在当地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穆左的豆腐——好拌(办)”,既说明了豆腐的特点,也说出了穆左豆腐的影响。
穆左的豆腐都是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卤水点制、大锅熬煮。主要特点有三:1、软:穆左豆腐为软豆腐,做好的豆腐要用纱布包好放在架子上,四面再用木板闸住,切豆腐当地俗称“打豆腐”,用一特制铜片,长20-30厘米,宽7-8厘米,俗称“豆腐刀子;由于穆左豆腐比较软,只能从一面打起,打完以后再用纱布包好,防止颠簸破碎,一般人没有练过是拿不起来的。2、嫩:穆左豆腐都是用当地井水加工,纯卤水点制,传统工艺代代相传,豆腐口感细腻爽滑,尤其是拌豆腐,口感更胜一筹,一些离家多年的穆家左人都会时时怀念它的美味。3、耐煮:穆左豆腐虽然软嫩,但是入锅不散不烂,久煮不碎,而且还会变大,俗称“涨块儿”,可谓生熟皆宜、凉拌热炒通用,是逢年过节、红白事熬大锅菜的必备之物,也是穆左特色火锅不可或缺的配料。
穆左豆腐采用传统方法制作,首先准备好黄豆,挑出其中坏豆杂质,将精选的黄豆浸泡,最少泡四小时,一定要泡透,俗称泡豆;然后磨豆,也叫磨浆;磨完以后用豆浆机将豆浆与豆渣分离,也就是过滤,俗称甩浆,一般要甩两次。在没有磨浆机以前,磨浆、甩浆这两道工序最为累人,全凭人力完成,那时候的称呼和现在也不太一样,磨浆叫拐磨子,就是人推磨,把泡好的豆子磨碎,真能把人推得晕头转向;甩浆就是原来的过箩,即把磨好的豆子通过过箩挤压,过滤出豆浆,也是个力气活,现在自动豆浆机的使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轻松了许多。豆浆过滤好以后,就舀到大锅里加热烧开,老家叫“熬白汤”,这也是能喝的,喝上一碗那真是鲜美无比。开锅以后要控制好火候,改为文火,火不能太旺,熬熟后再盛到预备好的大缸内,火太旺豆浆就会溢出,俗称“跑锅”,能把整锅的豆浆溢出来;豆浆晾至60摄氏度左右,就开始点豆腐,老家都是用卤水点制,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就是来源于此。点卤水之前,豆浆上会有一层薄薄的膜浮在上面,称为豆腐皮,挑出来晾干保存,食用时用水泡开,加点葱丝、酱油醋、精盐、香油调匀,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下酒小菜,深受人们喜爱。挑出豆腐皮之后,就是做豆腐最关键的环节“点豆腐”了,可以说豆腐的口感、产量全在点卤,不同于机械化生产,每个人点卤的手法不一样,做出的豆腐口感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要轻点慢搅,根据豆花的形态决定放入卤水的多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每个豆腐艺人的绝活,没有多次的实践是做不到的。点好卤水以后,根据气温要晾一两个小时,老家话叫“饧脑子”,晾好以后,将豆腐脑舀到准备好的架子上包好,放上石块等重物,压3-4个小时,豆腐才算成功。
最后再说一下卖豆腐,以前都是用小推车,有时一天要走上几十里路,身体不好的吃不消;后来用自行车驮着卖,比推着轻松多了,但也需要掌握平衡,车子是原来那种加重自行车,现在也很少人骑了;再后来换成三轮车、电三轮车就更轻松稳妥了。穆家左卖豆腐不吆喝,而是敲梆子,梆子大多是椿木做成,据说椿木梆子声音清脆传得远,每个人的梆子声音也不一样,乡亲们一听梆子声就知道是谁在卖豆腐。老家卖豆腐还流行“换豆腐”,就是原始的以物易物,用黄豆、玉米等杂粮都行,一般一斤黄豆换二斤豆腐,玉米杂粮根据市场价格随行就市。
穆左豆腐和许多传统手艺一样,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虽然现在做豆腐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可是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不愿从事这一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数十家做豆腐,如今走遍周围十里八村,只剩下四五个人在坚守,也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其中年纪最大的宁增其老人,已经八十六岁高龄,是村里做豆腐年龄最大的,最小的也年过五旬。谢海鹏,而立之年,去年向穆左豆腐老艺人何篇学习做豆腐,重操祖业,是本村做豆腐最年轻的一代。夫妻二人在衡水市开设了豆腐坊,打出谢记穆左豆腐的招牌,并在市区最大的菜市场——滏阳菜市场设立摊位,真材实料、传统工艺,深受市民欢迎。说起谢海鹏学做豆腐,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其祖父谢书科年轻时也学得此业,精心研究,口味更胜一筹,还广传所学;他父亲谢敬席种种原因没有继承此业,其祖父常以此为憾,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希望后人能继承祖业。谢海鹏学做豆腐的老师何篇学自于其父何玉璋,而何玉璋的手艺就是从谢海鹏祖父所学,谢海鹏又把祖上的手艺学了回来,堪称一段佳话,也算完成了其祖父的遗愿。
但愿有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让这一家乡美食祖祖辈辈流传下去。
来源:衡水新闻网
作者:李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