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为康桥湖献身的垦荒者
1961年春,湖北省农业机械专科学校(简称湖北机专)迁移到,,师生围堤垦荒办农场。履带拖拉机轰隆隆的吼声打破了万亩荒湖千百年来的寂静 跑了藏身芦苇中的豺狼野猪野兔和野鸡。一人多高的芦苇随着抛拉机怒吼声一行行地倒下,埋进新翻的泥土里,空气中扩散出那人心肺的泥土味,混杂着腐植物的苦涩味和芦苇根的清新味,一直盈着人们的内心。我和伙伴们欢快地在田垄里拣出翻耕出的芦苇根,白嫩嫩的像藕簪,嚼进嘴里,脆脆的,甜甜的。
成群的乌鸦喜鹊、八哥落在田野里寻吃的,它们知道沃土新耕,多的是蚯蚓、虫类。我们用土地一扔,它们便“轰”的一声飞落到另垄沃野上,继续觅食。
台台饥渴的“铁牛”(东方红履带拖拉机)以土壤为食。健壮的男司机紧握铁牛的操纵杄,年轻漂亮的女司机掌握五铧犁的方向盘,转弯拐角,将犁铧轻轻提起,配合默契。,马达叫得更欢快,犁尾腾出一厢厢泥浪。
“铁牛”不分昼夜地欢叫着,年轻的司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对又一对,一班又一班的轮换着,歇人不歇机,创先争第一。
不幸的事儿发生了!一天深夜,一位在“铁牛”驾驶室内的男司机,到田头转弯调头时,察觉五铧犁没有提起,一看犁上的女司机没了踪影。他急忙停机下地,打着手电,寻到田中间,发现女司机因疲劳困倦,不幸掉落在五铧犁中,脖子被铲断,身首分离,无声无息!鲜血染红了新翻沃土。
原来,这位女司机就是前几天在泰山庙大殿的文艺晚会跳扇子 舞的那位高挑漂亮的姑娘,姓柳,年方19岁,为康桥湖农场的开垦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噩耗传来,全场哀恸。
又过了三年,湖北机专师生从康桥湖农场全部迁走。
1965年春至1970年冬,先后有中国人民解放军8201部队、8226部队、8227部队部分官兵,浩浩荡荡开进了康桥湖,继续围堤垦荒建农场。为了战胜洪水,驻军和当地老百姓携手奋战,建军民闸,筑军民堤。北起贺集和平四队,南接石牌民堤(石牌大闸),全长100米,高40.5米,面宽2米,围护着开垦的万余亩沃田。军民经过6年 的艰苦奋斗,一个新型的军垦农场诞生了。
1970年5月下旬,连降暴雨,山洪暴发,严重威胁着军民堤。
827部队官兵与当地乡亲迅速投入紧张的抗洪抢险战斗。俗话说“隔山容易隔水难!”驻军指战员和老百姓全部住在竹皮河南的万咀山头上。这山头与对岸堤坝之间的水面比汉江还宽。军民四处筹集船只,准备渡河抗洪抢险。
部队某司号班王连峰站在指挥的渡船船头吹响了嘹亮的渡河号,十几只木船一起开动,载着军队抢险突击队,迎风劈浪,向河对面 的堤岸奋勇前进。不料,一个巨浪扑来,指挥船被打翻,王连峰卷入 洪流底下,英勇地牺牲了。
壮举发于自然,英雄出于平常!芳草萋萋,军旗低垂。中国人民解放军827部队将王连峰烈士的遗体安葬在万咀的南山上,竖起了纪念碑。从此,每逢清明节,万咀小学的师生到此地清障、植树、扫墓、悼念英雄,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王连峰的名字将永远留存在楚山汉水间,镌刻在军垦农场的历史丰碑上。他的英雄事迹,荡涤着康桥湖人的筋骨,滋养着康桥湖人的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康桥人拼搏向前。
1970年秋,8227部队调离康桥湖军垦农场,将该场移交给钟祥县“五七”干校。成立钟祥县革委会“五七”干校康桥湖连(当时按部队建制),直属双桥“五七”干校管辖。这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垦荒者,文革”中被打倒的钟祥县委副书记郭贵玉、县长林开秀、县常委兼公安局局长郭景楚等党政干部200多人下放到康桥湖连劳动改造。
192年钟样县在此办场属旧口旱粮场管辖,迎来了2000名新的垦荒者。
1974年分开单独经营,以生产旱杂粮原种为主,取名钟祥县国营康桥湖旱粮原种场。又开挖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水渠,在黄家淌的草湖筑起了1200米的拦水坝,初步改变了康桥湖农场内涝外洪的面貌。
如今的康桥湖,经过湖北机专驻军部队、“五七”干校、原种场等 四批垦荒者前赴后继,用鲜血和汗水开垦出方如棋盘的农田,浇灌出丰硕之果。在此,也为在康桥湖垦荒、抗灾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生命的英雄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无畏的精神,将永远活在康桥湖人们的心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