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就是缘 发表于 2020-1-16 11:20:21

石牌古镇,柴荒

作者:臻林

于2020年1月15日授权并首发于石牌门户网公众号

炊烟袅袅显盛世,饭菜飘香人居安,太平盛世百业兴,石牌古镇人尽欢。天地造就了美好人间,烟火不断常燎绕,那是盛世人欢的标签。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柴火排在七要素之首,可见柴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日月更迭岁月失,旧梦重温伤心时,往事常忆心纠结,岁月沧桑堪回首。六七十年代的石牌古镇,柴火却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那是一段沉重而又心酸的历史话题,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时候虽说计划用粮心不慌,可厨房却无隔夜柴,有米无柴难为烟,却是那个年代现实版的印证,别有一番感慨,那时的古镇,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土灶,高高的烟囱耸立在灶台之上,为填满灶神爷贪婪的血盆大口,煮熟锅中飘香的饭菜,喂饱人们饥饿的肚囊,人们常为柴火操心伤肺,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获取有限的燃料资源,尽管如此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于事无补,千家万户还是常常笼罩在,缺柴少暖的困境中,每逢梅雨季节到来,或雪花飘落,天寒地冻的时节,格外让人焦心犯愁,为求一日三餐,有时无奈之下狠心将鼓壁,楼板,甚至床板等可燃之物拆下,无情地投进灶神爷狰狞的口中,成为它的囊中尤物。

柴荒犹如洪水猛兽,将人们折腾的焦头烂额,昏头转向,人们成天奔忙也只能解一时之忧,苦于无计可施而伤透了心,究其原因,人们很难想象到其中的苦涩,那是一个特殊,而又敏感的年代,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农副产品没有一个公开,自由的交易市场,人们只能私下进行交易,因此造成了供需双方的严重失衡,正是因为缺乏市场交易的平台,人们常常为买一担柴火,鸡叫之时便早早出门,到镇交几里路之外,去等待寻找卖柴之人,只要看见挑担卖柴之人,便急步上前与之接洽算是下了定单,为此,乡邻之间没少产生矛盾,有时为同一担柴火你争我夺,吵的是面红耳赤,搞的卖柴人也是左右为难,不知该卖给谁?但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够相互体谅,没有必要为一担柴火而闹的天翻地覆,最终总有一方会主动放弃,在去寻找另一卖柴人,好在那时物价稳定,人们善良,诚信,真诚,不欺不诈,不以物稀紧缺而抬高价格,一切均按交易所论质定价,完成交易后领着柴担回家。这时人们才可抒心的叹一口长气,总算了却了一桩烦人的心事!又可对付灶神爷几日了。

春夏秋冬轮回,日月星辰依旧,年复一年日复日,日久缺柴人自忧。在难百姓生活还得过下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帝总是眷顾着天下苍生,古镇十里开外的西南方,生长着一片千倾芦苇一一柴湖(康桥湖),为古镇的黎民百姓,缓解了柴荒危机。而此时,一支异军却悄然突起,那是一支奇特而怪异的砍柴大军,没有统一的着装,没有统一的号令,但人们却自觉自愿的参与其中,守时,勤奋,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敢于拼杀,自带装备镰力扁担,绳索,自带午餐油盐米饭白开水,每天拂晓出征傍晚归家,带着满满的收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匆匆吃罢晚饭,先行打磨镰刀整理行装,然后稍作清洗梳理后,便带着疲倦的身躯早早入睡,去迎接明天的征战。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队中年龄差异落差大,上有古稀老人,下有年少懵懂孩童,不敢断言古镇居民全员参与,男女老少参战,但至少也有八成以上的家庭参与其中,共同分享获利。奇特壮观的砍柴队伍,每到傍晚挑着收获的柴担,像一条昂首摆尾的长龙鱼贯入镇,穿梭游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实为古镇时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独有的景观!

初秋的康桥湖,千倾芦苇已成熟,一幅壮丽的自然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心旷神怡,人们为这独特的景观而陶醉,风吹芦苇摇摆,点头喜迎砍柴人,空中芦花唅笑飞,恭祝开镰庆丰收。稍带青绿色的苇叶,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总是那么的爽心,犹如端午节的粽叶般诱人,让人回味无穷。置身在这浩荡的芦苇丛林中,确有一番诗情画意般的享受。粗壮的芦苇,挺拔的笛柴,绒绒的毛草,人们会根据各自的需求,去选择粗壮的芦苇编织芦席,挺拔的笛柴耐烧熬火,绒绒的毛草翻盖新屋。大自然就是善解人意,不仅赐予人们灿烂的自然美景,赠予人们财富与便利,也是动物们的天然乐园,山鸡,野兔,野猪及各种飞鸟,栖息在芦苇丛中自由生活。大自然将爱无私的洒向大地,恩泽天下众生,点缀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感恩图报,守护,珍惜,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真是造化弄人,世间事并非一切都天遂人愿,一场轰轰烈烈改天换地,毁湖造田的运动,给千倾芦苇柴湖带来了噩运,六十年代末,一支强劲的人民军队进驻康桥湖,将美丽的芦苇柴湖,改造成了如今的旱粮农场,在拖拉机隆隆的轰鸣声中,动物失去了可爱的家园,葱翠碧绿的千倾芦苇,从此消失在康桥湖的原野上,人们痛失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燃料能源的基地,确实让人惋惜!古镇从此再度为柴荒所困,为了锅中飘香的饭菜,腹中饥饿难耐的肚肠,无奈之下,人们只好转战于汉江东岸的大柴湖,去获取柴火能源,但好景并不长,千万移民为生存,为了建设美好家园,垦荒造田,大柴湖也如康桥湖的命运一样,也未能幸免,难逃一劫,绿茵茵的青纱帐被一天天蚕食,最终消失在江东大地。

古镇人连失两大燃料能源基地,一时间确实有点闭不过气来,但时光不会停留,日子还得照旧,人们只好因地制宜,将目光投向榨房废弃的棉壳,及米厂的谷壳来充当烧火做饭的燃料,本是污染环境的废弃之物,摇身一变却成为紧俏物资,要想购买还得提前预购,身价也在不断攀升,由壹角钱一麻袋,攀升至壹角伍分钱一袋。尽管如此艰难,但日子也还算安稳,在平淡中逝去,在烟尘中度过,时至电器炊具的荣耀问世,天燃气,液化气能源时代的到来,古镇从此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厨房,尘灰飞扬的土灶台,人们终于可以长抒一口气,打开郁闷的心结,开心的说声再见了一一烦心的柴火!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长焦广角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从柴火细微小事中,看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领略到时代进步,带给古镇人民的丰厚红利,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升迁,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在物资生活富有的当下,最难以舍弃的,还是那片茵茵绿洲——千倾芦苇柴湖!那是一道绚丽多姿的自然风景,可它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是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它朦胧的身影,无限的怀念,抚不平的伤痛!可惜了一一柴湖!而当今的古镇,恐怕也只有四零,五零,六零后的人们,才会对这片柴湖情有独钟,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不惧险恶环境,在泥潭沼泽地中,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活力;孤傲粗犷的性格;任人宰割不惧牺牲的奉献精神;随风荡漾的磅礴气势;人们将会珍藏在心中,留在记忆里!回忆在梦中!

时过境迁,沧桑岁月渐行渐远,远行中年逝水,日月蹉跎,心从致远岁月中,历史长河悠然去,道一声往昔珍重。贺一声祝福,今朝扬鞭催马奔小康!太平盛世光耀人间,古镇雄起再展宏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牌古镇,柴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