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paibbs 发表于 2019-11-12 10:13:23

《石牌古镇》序

本序言是为苏祥义先生古稀之作《石牌古镇》所作,作者王中海先生系石牌镇人氏,曾先后担任石牌公社党委书记、钟祥县副县长;中国人寿海口市、三亚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现任海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副理事长。
      
石牌是个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镇,是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据历史记载,它肇兴于秦汉,完型于隋唐,经历宋元数百年经略,至明清达到鼎盛。及至清朝末年,这里依然是“水陆交通,辐辏云集,一带烟火迷离,不下数千余户”。

石牌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争霸曾鏖战于此,至今在瓦瓷仍留下数座战国古墓,被列为地级重点保护文物。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京山人王匡、王凤啸聚绿林,起义反莽,起义军渡过汉水,在石牌(史称“蓝水城")聚集绿林军下江兵,攻打江陵,最终为推翻王莽的统治、建立刘秀东汉王朝开辟了胜利通道。

三国时,蜀汉名将关云长屯兵石牌,留下了很多行侠仗义的古老传说。隋唐名将尉迟恭、宋徽宗大臣张揖等历朝将帅御臣都曾经镇守石牌。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亲率大军屯聚石牌,强渡汉江,攻克了承天府治钟祥。清朝末年,捻军首领赖文光率大军转战石牌痛击清军。   

近代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杜邦宪、张云逸、贺龙、段德昌、李先念、毛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先后转战于石牌;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总部、新四军襄西独立团团部、中共钟西县委(后变更为中共荆钟县委)、荆钟县总队都曾在石牌安营扎寨。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七十四师师部,一六一师和二十七师各一部驻守石牌,守卫天堑汉江,阻击日寇铁蹄于进川大门宜昌之外。同时,中共荆钟县委组织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开辟了石牌抗日革命根据地。无数石牌民众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为前线送款送粮,有近百位革命烈士把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石牌自古以来是商贾云集之地。石牌地处汉江中游,上接陕西秦岭,下通汉口商圈,是汉江流域贯通南北,连接西东的重要商埠,素有"小汉口"之称。自汉代筑城开埠以来,石牌几经战乱,几经兴衰,但是,水陆交通从未中断,商贸集市繁荣兴旺。直到民国初年,镇上源兴恒等八大商号生意兴隆;遍布街巷的粮行、糟坊、杂货铺、疋头铺、瓷器铺、烟丝行、脚行、酒店和银号等七百多家中小商铺,人欢马叫。米粮特产流转荆、襄、汉、宜;商品贸易辐射陕、豫、湘、赣。加之瓦瓷滩陶瓷工艺世代相传,龙窑烟火千年不断,生产的缸盆碗罐等生活陶器,既在江汉流域自成特色,又与镇上的商贸交相辉映,自然形成古老的“工商贸一体化”,招徕四面八方的商贾,在这里建会馆、拓商圈、开商铺、辟市场,使石牌镇一度呈现出码头货船百舸争流,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商铺林立,百年老店随处可见的繁荣景象。石牌古镇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米粮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布疋和工贸商品的流转地、商铺银号相互交融的商业重镇。及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石牌商业仍享誉方圆数百里。此后,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石牌所依托汉江水运带来的繁荣逐渐消去。

但是,勤劳智慧的石牌人没有被这一困境所难倒,而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扬起了新的风帆。八十年代初,石牌人以独特的商业头脑,在全省第一个全面推行“大包干”。同时,挖掘失传工艺,培训豆制品师傅,以“一传十,十带百”的滚动发展方式,组织数以千计的剩余劳力外出做豆腐。不到两年,石牌人就凭着天生的商业智慧和精湛的手艺抢占了市场。豆腐店铺(摊位)分布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最远的到了美国旧金山。1983年初,《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报道了石牌豆腐郎闯市场的新闻,极大的增强了石牌人走出去闯天下的信心。从此,更多的石牌人带着豆腐手艺走出家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现在,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做豆腐生意的石牌人达3万人左右,他们让石牌豆腐走向世界,石牌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的“豆腐之乡”!

石牌自古以来是文化融合之地。早在三国时期,关云长驻守石牌,忠信仁义,爱兵如子,使急公好义的忠义文化在石牌扎下了根基。隋唐时期,鄂国公尉迟恭在石牌监修崇果寺,此后八百年,该寺佛音绕梁,香火旺盛,使佛教文化在石牌扎下了根基。历朝历代又先后建起了广慈庵、白衣庵、准堤庵和关帝庙、火神庙、文庙、杨泗庙、泰山庙。在敬奉佛教的同时,石牌人对于其他宗教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众生平等的精神,建起了道教的上真观、药王庙、雷祖殿、财神殿,以及回教的清真寺。清朝末年,还建起了天主堂和福音堂,把基督教也引进到了石牌。石牌古镇实现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之间的文化相融,民心相通。这种多元通和,和合共生的文化,为石牌人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石牌人世世代代诚信经营,笃守信誉,成为楚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楚商的诚信文化在石牌扎下了根基。

石牌商人德富财茂,石牌古镇千年不衰,亦促进了戏曲、武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明末清初,石牌艺人将楚剧、楚调演化为汉剧,在石牌镇内先后建起了7座戏楼(康熙年间创建的古戏楼是湖北境内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大型古戏楼),陕、豫、湘、徽的戏班常聚于此,切磋演艺,使石牌成为汉剧的发源之地和盛极一时的传播中心。在梨园坊间,石牌一度被誉为“中国汉剧之乡”。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石牌汉剧与昆曲、秦腔一同进京演出,并相互融合演化为京剧。石牌人对京剧的钟爱非同一般,历代戏班子常年活跃在各大戏楼之间。及至抗战胜利,石牌京剧团为解放军南下、为土地改革巡回演出。此后数十年,京剧团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并与楚剧、皮影戏交相上演,兰蕙齐芳,进一步活跃了石牌的文化生活。   

石牌不仅戏剧繁荣,而且还是流传百年的武术之乡。自清康熙年间贺豹子轻功、气功传世,到光绪年间彭龙开办石牌武馆;从民国初年李哲轩武馆收徒百余,习武护民,到建国前后宋纯甫收徒二百,习武报国,石牌武术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前后,石牌京剧团和武术队多次代表县及地区外出参加汇演和比赛,屡屡获奖,名扬四方。

古往今来,石牌人既尚武好义,又崇德重文,户有私塾,里设庠序,人人尊师重教,户户供奉“天地君亲师”。明末清初,石牌兴建文庙,供奉孔孟;修筑魁星楼,以祈魁星庇佑,学子成才。同时,先后设立了鄂城书院、荆台书院(后更名为凤台书院)。民国初年,开办新学,男女同校同班;新中国建国以来,石牌先后兴办石牌小学、石牌中学和荆台中学,育才树人,薪火相传。

我土生土长于石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有幸在石牌主持行政工作,曾组织社会贤达和退休老教师编撰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石牌志》。二〇〇七年,石牌镇党委政府根据行政区划变更,进行了第二次修志。这两次修志,为后人留下了较为系统的地方史料。但是,由于石牌历史久远,行政建制屡有变更,史料收藏多有散失,难免使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遗漏于志书之外。今有苏祥义先生将多年从民间搜集的石牌史事逸闻精心整理,辑成《石牌古镇》一书,这实在是弘扬石牌历史文化的一件幸事!

苏祥义先生祖祖辈辈生活在石牌,他家世代经商,诚实守信,且广结善缘,熟识石牌人事。苏祥义先生本人出生在历史大变迁的时代,自幼刻苦好学,勤奋上进,长大成人后,正值共和国建设初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先后在镇供销社、粮管所、锻压件厂等单位工作,负责产品采购和市场开发,后又在镇自来水厂工作十年时间,广泛接触社会,亲历时代风云,见证石牌历史。工作之余,苏祥义先生热心的搜集石牌历史文化和民间传闻,当人生进入到古稀之年后,他没有像同龄人一样自娱自乐,悠然休闲,而是提起笔来,把自己多年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一些报刊杂志和微博上发表。三年多时间,他发表讲述石牌古镇的文章达450多篇。二〇一八年初,苏祥义先生将发表的这些文章整理成册,题名《石牌古镇》。该书从石牌历史沿革讲起,把石牌镇的历史建筑、商业文化、民间风俗和轶事传闻等记述的详实而细腻,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时间老人在向世人诉说难忘的家珍!本次再版时,根据石牌社区书记周志强的建议和推荐,又增添了孙正禄、张学华等十多位新乡贤思乡怀古的作品,使本书资料更臻完善,更加丰富多彩!

《石牌古镇》是苏祥义先生的古稀之作,是石牌新乡贤们的共同心血,是对新中国建国以来两部《石牌志》史料的有益补充,是近百年来由民间人士记述石牌古镇的第一本专著,是石牌人增强历史记忆的珍贵丛书,更是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石牌古镇,走进石牌古镇,让石牌古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扇窗户。

惟愿《石牌古镇》的续集里,有更多后辈乡友和仁人志士,抒写石牌发展的骄傲与荣光。是为序。


王中海
2019年8月30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牌古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