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 发表于 2019-5-21 09:16:17

我在石牌造纸厂的青春时光

作者:曾昭立

不知不觉离开曾经工作过的造纸厂已二十多年了。乡镇的开发、发展,造纸厂虽然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但以前的轮廓还在,对她的那份记忆还在,那份情感还在,回想起那些年的哭、那些年的笑、那些年的坎坷、那些年的快乐,所有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就象是昨天......

我有太多的理由怀念那个逝去的岁月。我们几乎是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鼓点走进工厂、走进企业的,我们发自内心地自豪过、骄傲过、勤奋过、憧憬过!

钟祥市第二造纸厂建于1972年,座落在素有“小汉口”之称的石牌镇,东临汉水,西靠焦枝铁路,水陆交道便利。开始主要生产黄草纸,1978年在银行、财政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更新改造了原简易纸机,购置了一台1092×787型单网、双缸造纸机,以及配套的生产设备,扩建成生料(稻、麦草)抄造普通瓦楞原纸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300吨。

1982年9月,高中毕业的我如愿进入钟祥市第二造纸厂,成为造纸厂一名普通的员工。

进厂后我虚心向老员工、师傅们学习、钻研技术,尽量做到应知、应会,掌握技术要领。车间里的活,又苦、又脏、又累,可我却有着非常饱满的精神状态,经常加班加点,三个月后,勤奋好学的我因各方面表现优秀,被当时分管生产的郐正龙副厂长向厂部推荐,从一名普通的生产工人变成了厂里的政工员兼统计员。担任政工员期间,我深入车间第一线,收集员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素材,利用黑板报和专栏这块阵地,进行宣传和报道,鼓舞士气,增强企业凝聚力。从员工们观看黑板报欣喜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次绽放,我愈发投入,废寝忘食。那时,我几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真诚地感谢我们的社会、感谢厂领导对我的培养。我有理由心潮澎湃、心花怒放,更有理由一厢情愿地设想着自己美好的将来。我甚至毫不含糊地暗暗自许成为未来的企业家、管理师。

1985年,我从一名政工员转行成了造纸厂更为重要职务的主管会计。此后的十来年,我在造纸厂逐渐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从我保留的许多个人荣誉证和图片中,可以看到我和造纸厂昔日的风采。1988年,本人获钟祥市团委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厂共青团组织和我个人都荣立了三等功。连续几年获得了荆州地区和钟祥县、石牌镇(公社)的先进财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多年来,造纸厂以质量和信誉占领了市场,成为沙市、宜昌等十多家纸箱厂的原料基地。全厂占地面积18000㎡,建筑面积48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厂大胆改革、开拓进取,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的经济核算,坚持技术进步,并与湖北省轻工学院建立了长期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雄厚。生产工艺合理先进,理化检测手段齐备,能够对成品、半成品的技术指标进行十多个项目的检测。在湖北省一轻科研所的监测和指导下,产品质量一直稳定在部颁标准之内,产品质量多年受到用户的好评。为了发挥本厂优势,搞好纸张边角废料的综合利用,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于1985年新上了全套纸箱设备,年生产能力70万㎡,创产值140多万元;1987年12月新上了包装印刷生产设备,年设计能力3000万印,创产值40万元;1990年11月新上了腊烛生产设备。全厂最红火时期共有员工260多人,成为石牌镇的重点企业和钟祥市的龙头企业。

那个时候,造纸厂轰隆轰隆的机器声伴随着我度过了4000多个日日夜夜!

记得1995年11月离开造纸厂时,老员工们含泪为我送行,那种场面,当时的情景成了我永久不能磨灭的生命印迹。

伴随着这个历程,一批又一批青春年少之人来到这里,有的在这里相识相恋,成为携手一生的劳动眷侣;有的从技术上的竞争对手,变为惺惺相惜的挚友;有的是师徒,慢慢建立起尤如父子的情谊。

感谢造纸厂这所“黄埔军校”造就和锻炼了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潮的影响,由于多重原因,石牌造纸厂陷入生产经营绝境直至停产。如今一排排新建的大楼掩映住了造纸厂昔日的辉煌,别样的华丽等待绽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石牌造纸厂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