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石牌商业文化之三十:浅谈石牌的交通
石牌古代是汉水中游重要的集散码头,三家大船行和若干小船行集结着千多号船支,除了货运外,古代客商也多乘船出行,如石牌到汉口有400多里水路,下水顺风行船三天三夜可到,返回是逆水,背纤行舟须十日之久,所以有[汉半月]之说,即到汉口往返一次约需半月。作为重要港口和集镇,南来北往的客人,行船避风之时,必会登岸留驻,难免有文人墨客写下有关石牌的诗篇,老朽年迈无为力察找考证,唯望热心之后生乡亲能查阅有关史料和诗集,补齐这一遗憾。石牌的陆路交通,前面讲过商会肖维周会长举本镇之力修通到荆门城之七十里公里,不再重叙了。单说石牌通往外地的三条旱路,分别叫上大路、中大路、下大路。
1.上大路,出西门朝北不远到汉城城墙东北角处有分路碑一块,上写向北十里雨林庙、向北三十里冷水铺、向西六十里荆门州。从冷水铺再向北走进山经杨榨可到双河口。从荆门州往西经当阳到宜昌。
2.中大路,出南门往西经过贾巷子为中大路,经过毛家集到皮家集,再到麻城铺和火山。
3.下大路,出南门往南从万山嘴过竹陂河,经肖店到沈集,再到后港坐船到沙市。或者经过拾回桥到荆州。
石牌镇历来重视交通运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钟祥城关镇搬运站还在靠几十部板车运货时,石牌搬运站在有眼光的朱臻明领导下,已有十几辆胶轮大马车在码头上运货了,并率先使用拖拉机和自制土汽车搞货运。七十年代又首先购买客车开辟客运线路,最盛时日发武汉三至六班,沙市每天两辆车往返,宜昌和襄阳各一台车当日往返,钟祥和荆门每天各发约三十班。每天外运客人1500人以上。领先于同等乡镇数年和数倍之多。
附:石牌的汉江河道和码头的变迁。据民国时钟祥县志记载,1.清嘉庆前汉水故道离镇仅二、三里许。2.道光中岸屡崩,逼近镇旁。3.咸丰三年水急东徙,去镇且十里。4.今又渐崩,距镇四五里许,又南流唐滩,5.旧有王家港水自西来注,咸丰中[约1860年前后]又淤塞,改道南流,会瓦滩河入汉。
以后河岸虽有崩塌发生,但终末改道,亦无大的迁徙。1964年前的码头在李集,64年后河泓生变,李集河床被沙滩淤塞,码头即上迁至鲁家台一带,至今未变。原汉水中的沙洲唐滩和马公洲,从咸丰年问便与西岸连成一片河岸,一直末改,然真两地名仍沿用至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