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烟云中的汉津
作者:孙泽科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从新野南逃江陵,被曹操率五千轻骑追歼于当阳长坂。长坂一战,刘备丧师失众,抛妻弃子,“斜趋汉津”。刘备“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拒水断桥,瞋目横矛,飞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此事经《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飞大闹长坂桥”演绎后,名声大震,妇孺皆知。
刘备“斜趋汉津”逃跑,曹操从仅有的五千轻骑中抽出小部分人马,由大将徐晃、满宠带领进行追杀。《三国志.魏书.徐晃传》载:“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这时,关羽率领的船队正好到达汉津,两军大战,曹军兵寡,不然刘备则性命休矣!《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则说:“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坡,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关羽自樊城率水军沿江而下,正好来到汉津。关羽救主及时,江夏太守刘琦接应更为及时。《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这样记载:“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刘备虎口脱险,得以逃脱,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赤壁大战。
当时的当阳,并非晋隆安后西徙140里的今当阳,而是现荆门市南郊掇刀区境内的汉当阳(后称东城),长坂坡也在今荆门市城北子陵区上泉一带,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已证实了的,这里不再赘述。刘备东逃汉津,正好“斜趋”。
汉津,差点成了刘备的倾覆之所,也是刘备的再生之地。津,我国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释为“水渡也”,即渡口码头,汉津就是汉江边的渡口码头。此地在何处?我们从《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中的记载就可以看出端倪。汉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新胜,关羽驻江北、整军备战、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北伐,引起了曹军将领的注意,曹军大将文聘“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此句采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即“又攻羽于荆城、汉津,烧其船、辎重”。由此可见,汉津这个渡口码头就设在荆城边。
荆城在何处?郦道元的《水经注.沔水篇》说:“又过荆城东,沔水自荆城东南流,径当阳县之章山东”,章山即现在的沙洋县马良镇的马良山,马良山溯江而上的荆城,就是现在的钟祥市石牌镇。上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证实,石牌西去一里处的汉城遗址,即为荆城无疑。汉津就在荆城前的竹陂河(当地叫大港)上,竹陂河是汉当阳城的水运通道,从汉江经竹陂河乘船可直达其附近,汉津是汉当阳城连接汉江的一个重要的渡口码头。
石牌现在的宝塔河处,是竹陂河最靠近石牌镇区的古河道遗迹,此处西去不远荆城前竹陂河上的刘湖、陈湖一带,即为汉津所在。
从地理位置看,当时的竹陂河(即大港)穿行于各湖泊之间,和外河汉江相通。港,《辞海》释为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这样,在石牌这里就形成了内河(竹陂河)和外河(汉江)两河交汇。汉江在石牌段是南北走向,直通上下,河道风大浪急,不宜作渡口码头。加之其东、北、南,古时都是汪洋泽国,渡口码头选择在内河是很自然的。南宋名臣陆九渊在知军荆门论及其地理险要时说:“自此之外,间道之可驰,汉津之可涉,坡坨不能以限马,滩濑不能以濡轨者,尚多有之”《宋史.陆九渊传》。这里的汉津,虽指代一种地貌形态,即湖港河汊之地,但也实指汉津。汉津如果建在外河—汉江上,一年四季,皆不“可涉”。
从地势上看,这里的渡口码头,应设在山之南,河之北的阳面,此处背阴向阳,河湾风平浪静,又处在荆城的正面,特别是向西纵深大,湖泊港湾多,有利于泊船。
从一些历史遗存看,荆城东有熊堤,西有乐堤。“堤”筑高处,并非防洪,为土筑城墙,军事防御设施,只是后来民间把它叫做“堤”了;北有烂泥湖,无须修“堤”筑墙;南有竹陂河从荆城前穿流而过,也是一道天然屏障。汉津设在荆城前的竹陂河上,这里面山背水,更有利于防守。
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看,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后,关羽驻江北,这里就是关羽屯扎的基地。关羽在荆城打造船只,加强水军建设,待机北伐,引起了曹军诸将的高度关切,于是才有了攻羽辎重,烧其船之说。打造战船,操练水军应在内河湖泊港湾处。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竹陂河早已改道南去,现已从沙洋县马良镇出口注入了汉江。荆城成为了废墟,刘湖也已干涸,陈湖也成为了泻湖,全然没有渡口码头的模样,但汉津之名今尚在,已成为石牌的一个行政村的村名—汉景村。汉津作为渡口码头早已不复存在,人们不明其义,依音写字,把它写作“汉景”,也在情理之中。现在的汉景,只是在原地西徙了一点,但也在其范围之内。这种现象,古往今来,司空见惯。
拨开历史烟云,探究历史本来面目,汉津之谜是否初露端倪,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考证、去挖掘。写此拙文,只不过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罢了。
荆台.石牌
孙泽科
晋隆安后,当阳西徙,荆城渐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