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石牌镇涌出八千豆腐老板
传统手工的石牌豆腐正面临着现代化流水线的撞击
一进石牌镇,先闻豆腐香
本报记者龙滢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在我省钟祥市西南边的一个小镇,村民们凭着磨豆腐的祖传手艺创造出了“豆腐奇迹”这里是全国闻名的“中国豆腐之乡”,这里诞生了我省知名的劳务品牌“石牌豆腐郎”……如今,这个镇的1/3人口分布于中国480多个大中城市及泰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作豆制品。在这些外出的豆腐郎中,已有8000人当上了老板。
石牌镇最大豆腐老板有苦恼
2月9日,沿着武荆高速一路前行200多公里,记者来到石牌镇。刚到小镇路口,便遇到了只有大城市里常见的堵车,一辆辆挂着“陕”、“蒙”、“辽”、“浙”、“云”字开头的小车,将马路挤得寸步难行。
这一场景,直接印证了石牌镇是远近闻名的经济富镇的说法。但当地人对此司空见惯:每年春节,在外做豆腐的石牌老乡纷纷开着私家车回来过年,几乎家家都有车,马路才4米宽,不堵车才怪。
在石牌镇当地,有20多家大小豆制品厂家,黄明忠创办的钟祥市中乐福食品有限公司是该镇最大的豆制品厂,每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左右。
黄明忠的厂房,就在石牌镇听江路一侧。
正逢大年初七,工人仍在过年,厂里尚未开工。记者看到,厂房里现代设备并不多。黄明忠告诉记者,他仍旧保留着石牌传统的手工制作豆腐,坚持纯手工生产“石牌佬”香干。他说,手工作业可以去掉豆腐的碱水,保留豆腐原汁原味。
黄明忠早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开过豆腐坊,十多年前回到家乡办厂,是受到一件事触动。
那年,北京规定不能卖裸装豆腐,所有的豆制品必须带包装出售。黄明忠决定返回家乡,开一家按标准化生产的豆制品厂。
工厂有影响力,过年期间,黄明忠走亲访友格外忙,但忙碌之余,烦恼也挥之不去。
黄明忠指着生产车间简陋的设施说,由于是手工生产,厂里40个工人一天只能加工450公斤香干,这种低效率远远不能与现化代机械作业相比。黄明忠说:“人手不够,过年期间暂停了武汉几家超市的供货,等年后工人开工再送吧。”
不过,他的手包香干由于保留了石牌豆腐的传统工艺,颇受市场欢迎,每公斤可卖到20元,价格高出机械生产线产品的70%以上。
年前,有广州商人找上门来,希望将他的产品卖到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
这一好消息反倒让黄明忠苦恼:如果单纯依靠手工生产,远不能满足异地供应,只有转向现代化生产线。如果依靠机械生产,传统风味是否能保留下来?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如何相结合,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生产规模要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以前,华农学过食品工业的大学生到过他的工厂,“庙小了”,大学生学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与他的传统工艺对接不上。现在,黄明忠碰到生产方面的问题,只有向华农的教授请教。
两条照顾厂子的黄狗嬉戏得格外起劲,黄明忠看着它们,有些走神……
2.8万豆腐郎一年挑回6亿多元
在石牌镇蔡台村,风格各异的三层洋楼一幢挨一幢,洋楼中清一色使用了农村少见的琉璃飞檐、仿古门洞和不锈钢或铝合金门窗。几乎每家洋楼都配有一个车库。“这些都是豆腐郎们在外做生意,见到当地一些有特色的房子,赚钱后就回家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建的。等正月十五一过完,豆腐郎们就像候鸟一样,飞往全国各地的豆腐坊。”石牌镇党委副书记马承先说。
目前,石牌镇全镇人口8.4万人,现有2.8万人分布于中国480多个大中城市及泰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作豆制品石牌豆腐香飘海内外。在这些外出的豆腐郎中,已有8000人当上了老板。
据石牌镇党委宣传委员吕长青介绍,石牌的豆腐生意主要以夫妻店、亲戚店为主。打豆腐是个体力活,至少需要两人以上协作,“谁在外打出了天下,就会带着亲戚一起去,亲戚学会了手艺,再另起炉灶。”
石牌豆腐郎的兴起,起先是自发行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石牌镇地少人多,村民生活困难,不得不外出谋生,凭借做豆腐的手艺,在外站住脚。
随着石牌豆腐郎的名声渐响,石牌镇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扶持石牌豆腐郎外出闯天下。
比如,对起初外出务工的困难家庭到外地开豆腐坊,镇、村两级担保贷款,如早期困难家庭可贷款3000元;对那些想外出务工,又没有技术的老乡,镇政府每年春秋两次举办豆腐技术培训班,让村民免费学技术;对外出创业的典型和样板人物,在全镇大力宣传,授予多种荣誉,如“外出致富带头人”、“先进共产党员”等。
值得一提的是,石牌镇还成立豆制品行业协会,让在外开店的石牌豆腐郎们有一个行业组织。2005年,在外出人员集中的城市,专门成立了石牌外出党支部,目前有武汉、兰州、昆明等九个支部。外出党支部发挥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老乡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石牌镇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的务工人员,每年可实现劳务收入6亿多元。其中,姚台村是石牌镇的豆腐大村,户均存款40万元以上。而像姚台这样家家户户外出做豆腐的还有蔡台、曾台等14个村。从石牌镇出去做豆腐的老乡,60%以上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也不在少数。
豆腐郎败走沪上令人深思
但凡有石牌豆腐郎的城市,几乎都可能被石牌豆腐抢尽风头。然而,近十来年,石牌豆腐郎在上海从当初赚得钵满盆溢,后来却被当地市场淘汰。
1999年,石牌镇贺集村的一批老乡到上海,开起清一色的豆腐作坊。一些老乡一年忙下来,赚上几十万、上百万元比较平常。
武汉豆香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祖祥的一位石牌老乡,当年在上海一年赚了105万元,但好景不长。2000年,这位老乡和其他同在上海做豆腐生意的石牌同行一起,一年之内小作坊搬了六七个地方,最后,他们从上海市中心渐渐被挤到市郊,随后又被挤出上海市场。
目前在上海豆腐市场,几乎难见石牌老乡的身影。当年大多数老乡只好在外地城市重新打拼,只有少数老乡在距上海较近的昆山等地开设小作坊,极少数挂靠其他大厂生产。
是什么原因导致石牌豆腐溃败上海?2000年,上海出台规范豆制品市场的管理规定,取缔无证小作坊。原先一直以小作坊形式出现的石牌豆腐,一下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朱祖祥说,当时他的老乡们在上海慌着为小作坊寻找新的去处时,却没有一位老乡站出来号召大家一起集资建一个现代化的豆制品生产厂。在这群老乡中,几个人抱团拿出几千万元建一个规范的豆制品加工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最终没有人迈出这一步。倒是上海人精明,瞅准政府监管市场带来的商机,迅速投资建厂,产品立即铺到上海各大集市和超市。
朱祖祥认为,目前全国各个大城市推行“放心豆制品工程”是普遍的趋势。下一步,中小城市也会普及。规范的结果,必然会涌现更多规范、上规模的现代化豆制品厂房。
两千年祖传手艺亟待升级
话说石牌豆腐有名,离不开2000年前的一位名人关羽。
据传,三国时期,关羽经过石牌,见当地不少百姓都患有红眼病。他回荆州后咨询郎中得知,将黄豆制成豆腐食用,可去火。随后,豆腐作坊在石牌流传开来。
汉江水肥,汉江沃土,石牌出产的黄豆,使得石牌豆腐细、嫩、白,一直畅销不衰。千百年来,不论朝代如何更换,豆腐作坊一直是当地一种商业支点,代代相传。“尽管祖传手艺历经二千多年岁月沉淀,现在也要认识到豆腐这一行业的局限性。”石牌镇副镇长宋本学长期关注石牌豆腐行业,他看到的是“豆腐经济”的另一面。
在外出创业的石牌老乡中,一部分富起来的老板有资金,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引导一部分长期从事豆制品行业、有一定资金实力的老板们,跳出豆制品行业,转行到制造业、加工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然而,他们调查发现,90%以上的豆腐郎认为,一年稳妥地赚上8万—10万就知足了,毕竟,和城里的普通上班族相比,这笔收入已很不错。
还有不少石牌老乡身家不菲,但不愿意冒风险提升作坊水平、扩大再生产。一些回乡过年的小老板们说,扩大生产,万一生意做垮了怎么办,那可是血本无归啊。还不如守着固有家当,每年还有固定收入。
这一行业亟待“产业升级”。宋本学的这一观点,与武汉“豆腐大王”鄢维斌不谋而合除引导民间资金转移外,还要联合壮大产业、促成产业升级,才能让这个产业越做越大。
宋本学认为,一个镇上有几万人集中在一个产业,如果这个产业出现一个小问题,麻烦可能就很大。虽说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石牌豆腐郎的踪影,但小作坊难有长久的生存空间。近两年,他们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探访石牌老乡在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现北京做豆腐的作坊全部聚集在五环以外,天津的豆腐作坊也被挤到偏远市郊……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石牌老乡绝大多数仍以小型作坊为主,大规模、成气候的石牌豆制品大厂并不多,无证生产、卫生状况堪忧的现象较普遍。何况,全国已有不少大中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规范当地的豆制品生产行业,“如果石牌豆腐郎仍固守这一模式,前景堪忧。”鄢维斌担心。
两位人士认为,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大老板抱团进入豆制品休闲行业,前景可观。如重庆一家专做休闲豆制品的企业,年销售额达5亿元。
靠着祖传手艺让石牌豆腐香飘海内外的石牌豆腐郎,眼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