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豆腐为何在各大城市节节退守?
京沪穗市场失守的警示成也作坊,败也作坊。
风头很盛的石牌豆腐郎,近10年却在一些大城市节节退守。究其原因,还是作坊式的生产不能适应越来越严格的食品监管形势。
上海曾是石牌豆腐的天下。1998年左右,石牌人来到上海,开起豆腐作坊,一年赚几十万很平常。可好景不长,2000年,上海出台豆制品市场管理规定,取缔无证小作坊,石牌豆腐郎一夜间惨遭灭顶之灾。
钟祥市石牌痴汉豆制品公司老板彭宜国回忆,儿子当时就在上海,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年换六七个地方,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就这样,石牌豆腐作坊一步步被挤到市郊,最终被挤出上海。
彭宜国说,其实,当时石牌豆腐郎的实力,出资建现代化的豆制品加工厂没问题,可没人愿意挑这个头。倒是精明的上海人,瞅准这一时机,迅速投资建厂。目前的上海豆制品市场,已被几个大型豆制品公司垄断。“其中一个老板,10年前还在蹬三轮车往菜场送豆腐,现在厂子有2000多人,200多台冷藏配送车。”彭宜国叹息。
无独有偶。2002年,北京市也开始打击“裸体”豆腐,规定所有豆制品都要有包装。当时正转战北京的黄明忠,赶紧到靠近京城的河北高碑店办了家豆制品包装厂,逃过一劫。如今,在北京的石牌豆腐作坊,已被赶到五环线以外。
广州、天津的豆腐郎境遇差不多。广州市规定,豆腐作坊不注册公司不给补贴,石牌豆腐郎作坊只能偷偷地做,因为经常有人查。
现在,浙江、江苏等地都已开始将豆制品企业集中在豆腐城,不少退守中小城市的石牌豆腐郎将面临新一轮的淘汰。
风吹草动,危机暗伏。数万人集中在一个产业的石牌,再往何处退?
石牌镇不是看不清形势。宋本学说,镇里曾做过调查,劝豆腐郎转型升级,可90%的人认为,一年赚个几十万,挺好;转型升级得投入,还要办各种证件、与各职能部门打交道,“人生地不熟,赔了咋办?”
武汉“豆香聚”的启示
有人随波逐流,也有人逆流奋进。让我们将视线转回武汉。“豆香聚”,是武汉人熟悉的豆制品品牌。每天清晨,喷绘有“豆香聚”字样的物流冷藏车穿行于三镇,将上百吨的新鲜豆制品,分送到各大超市及集贸市场。
“豆香聚”的老板叫鄢维斌,石牌人,武汉市豆制品协会会长,省商务厅评选的“豆腐大王”。他旗下的豆香聚南苑食品有限公司已占据武汉豆制品市场30%的份额,加上参股的4家豆制品企业,基本覆盖全市。
鄢维斌为何能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鄢维斌自小家贫,18岁便跟着哥哥到兰州做豆腐,后辗转北京、厦门、福州,积累了百万家产。但和大多数豆腐郎不同,他不安于作坊式的生意,一心想开一家标准化的公司。他相信,大城市推行“放心豆制品工程”是大势所趋。
1997年,鄢维斌揣着百万资金来到武汉,先是在武昌杨园安家,专门做市场批发。不久,他发现进超市利润更多,便找到中百仓储,希望合作。双方一拍即合,鄢维斌迅速成立豆制品厂。
刚进超市时,生意并不好,顾客感觉不出跟农贸市场有啥区别。鄢维斌潜心研究,很快推出麻辣香丝、油皮千张、五香豆糕等6个新品种,十分俏销。
2002年,鄢维斌注册了“豆香聚”。2007年,武汉市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他将企业迁到新址,扩建生产线。
日前,记者来到洪山区洪山街新路村,探访了豆香聚公司。在这里,不锈钢生产设备取代了吱吱呀呀的石磨,工人统一着工装,现代化的流水线和其他工厂无异。
现代化的“豆香聚”,根仍在石牌。鄢维斌网罗了先前在武汉开作坊的几百户老乡,将生产线租给他们,关键环节仍采用手工,以保证豆制品口感。物流、销售则统一。该公司每年利润过千万元,豆腐郎的年收益多在30万元以上,比办作坊要高出10%。
鄢维斌说,做豆腐,只盯着眼前这点手艺,辛苦熬夜,限制了发展。3万豆腐郎,目前真正做成自己这样规模的,不会超过10户。“石牌豆腐郎不差钱,不差市场,就是差点‘野心’。”他说,要培养一批产业化发展的人,在全国办一批标准化豆制品企业,把松散无序的豆腐郎组织起来,形成加工、销售、物流一条龙。
结语:石牌人做豆腐,只盯着眼前这点手艺,辛苦熬夜,限制了发展。3万豆腐郎,目前真正做成大规模的,不超过10户。“石牌豆腐郎不差钱,不差市场,就是差点‘野心’。”培养一批产业化发展的人,在全国办一批标准化豆制品企业,把松散无序的豆腐郎组织起来,形成加工、销售、物流一条龙,是当务之急。
豆制品对人健康很有好处。
听说石牌的豆制品的品种上千种,十分丰富,为什么不产业化?
随着国家对食品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小作坊很难生存和发展!
页:
[1]